本报讯(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夏菲妮实习生肖鸣艳)近日,省高院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6次学习研讨(扩大)会,围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重大部署,以高质量审判服务支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展集体学习研讨。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主持会议并作学习总结。
会前,省高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和列席人员围绕学习主题认真开展自学,撰写心得体会。省高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袁彩君、赖波军作重点发言,省高院一级巡视员李显清,省高院环资庭党支部书记、庭长杨清明,省高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代表钦娟作自由发言。
会议要求,全省法院要深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扛起建设文化强国的法院责任。要坚守“魂脉”与“根脉”,不仅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结合文化与法治,把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以增进文化认同为目标谋划推动新时代审判执行工作,使审判工作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之上。要把握主导权和话语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持续提升“文化润院”工程,壮大“浅草”“法护航·蜀先锋”品牌矩阵,不断提高司法宣传的价值引领力,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
会议指出,要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义,交出生态保护的法院答卷。要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非法占用耕地等违法犯罪,监督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环境资源保护职责。要创新环境保护司法理念,坚持好司法为民工作主线,围绕污染防治、“双碳”目标,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依法保障环境资源权益。要构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大格局,积极参与长江“十年禁渔”专项行动,配合开展《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执法检查相关工作,围绕黄河、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任务,完善司法协作机制,一体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会议指出,要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强化文旅深度融合的法院支撑。要坚持政治引领把方向,为文旅融合发展夯实法治根基,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确保司法审判工作始终服务于文旅融合发展大局。要坚持审判职能强支撑,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法治动能,妥善审理涉文化遗产、涉旅投融资纠纷等案件,找准司法服务保障“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坚持协作创新提效能,为文旅融合发展厚植法治土壤,持续擦亮“安逸四川·司法同行”文旅保护名片和“四圈四同”“云上金顶”等司法保护品牌,积极探索服务四川文旅“枫桥经验”,不断提升四川文旅吸引力和美誉度。